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20分,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功,罗布泊上空同时升起了两颗“太阳”,其中一颗“太阳”迸发出比一千个太阳还要亮的光芒。
我国在大力研制原子弹的同时,科学家们从1960年底已开始摸索氢弹原理。当时的二机部刘杰部长、钱三强副部长把研究氢弹的任务交给了在原子能研究所工作的黄祖洽、于敏、何祚[zuò]庥[xiū]啊等人。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之后,从事氢弹理论先期探索的队伍转入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理论部,和那里的科技队伍汇合,形成强有力的科研攻关拳头。
1966年12月28日,氢弹原理试验成功;1967年6月17日上午,空军徐克江机组驾驶着72号轰炸机,进行氢弹空投试验。沉寂的戈壁大漠上空,瞬时升起了一颗极为神奇壮观的“太阳”。
从第一颗原子弹试验到氢弹原理突破,美国用了7年多,苏联用了4年,英国用了4年半,而中国仅用了两年零两个月。这是一个让全世界为之震惊的速度!
取得如此令人骄傲的成绩,与咱们的科学家们的不懈努力是绝对分不开的。特别是有一个人的名字,不得不提,他便是于敏!于敏院士是中国核武器事业的奠基人之一,23位两弹一星元勋之一,我国第一颗氢弹的成功试爆,他起到了关键作用。他也因此被称为中国的"氢弹之父"。